欢迎您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教师信息

您的位置0: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信息
  • 姓名:

    胡志兴
  • 性别:

  • 职称:

    教授
  • 职务:

    高等数学课程组负责人
  • 所在系所:

    应用数学系
  • 所在梯队:

    泛涵微分方程与生物动力系统梯队
  • 办公地点:

    化生楼421
  • 电子邮件:

    huzhixing@ustb.edu.cn
  • 本科生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模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科数学分析
  • 研究生课程:

    常微分方程与变分法;生物数学基础;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近代数学
  • 研究领域:

    长期主要从事”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生物数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 连续时滞微分积分方程的稳定性; 种群动力学的数学建模及其模型解的渐近性态、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具有非线性接触率和时滞的流行病动力系统解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 微分方程定性和稳定性理论及应用; 脉冲微分方程理论在流行病动力学中的应用; 生化反应系统的渐近性态、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混沌。

教育经历

    1988年6月至1991年6月, 在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 应用数学专业, 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至1999年5月,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 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美国迈阿密大学作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为阮世贵教授.

科研业绩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Hu, Qing,Hu, Zhixing,Liao, Fucheng, Stability and Hopf bifurcation in a HIV-1 infection model with delays and logistic growth,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16年10月), 128: 26-41. (SCI,3区,影响因子:1.124).
    [2] Zhixing Hu, Hongwei Wang, Fucheng Liao, Wanbiao Ma,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computer virus model in latent period,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75 (2015): 20–28.(SCI), Q2, 影响因子 1.448.
    [3] Hui Wang, Xiaomin Hu, Zhixing Hu, and Fucheng Liao,Global Analysis of a Delayed Impulsive Lotka-Volterra Model with Holling III Type Functional Response,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ume 2015 (2015), Article ID 473539, 15 pages, http://dx.doi.org/10.1155/ 2015/473539. (SCI),  Q3,  影响因子0.762
    [4] Zhixing Hu*, Jiajia Zhang, Hui Wang, Wanbiao Ma, Fucheng Liao, Dynamics analysis of a delayed viral infection model with logistic growth and immune impairment,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38 (2014):  524–534(SCI).  Q1, 影响因子 2.251
    [5] Tianlei Wang, Zhixing Hu*, Fucheng Liao,Stability and Hopf bifurcation for a virus infection model with delayed humoral immunity respons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411(2014),  63–74(SCI), Q1, 影响因子1.12
    [6] Zhixing Hu, Weijuan Pang, Fucheng Liao,  Wanbiao Ma, Analysis of a CD4+ T cell viral infection model with a class of saturated infection rate,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 Series B, 2014, 19(3): 735-745(SCI). Q3, 影响因子0.768
    [7] Tianlei Wang, Zhixing Hu*, Fucheng Liao, Wanbiao Ma, Global stability analysis for delayed virus infection model with general incidence rate and humoral immunity,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13(89), 13-22(SCI). Q2, 影响因子 0.949
    [8] Shengyu Zhou, Zhixing Hu, Wanbiao Ma, and Fucheng Liao, Dynamics Analysis of an HIV Infection Model including Infected Cells in an Eclipse Stage,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Volume 2013, 1-12 (SCI). Q3,  影响因子0.72
    [9] Hui Wang, Rong Wang, Zhixing Hu, and Fucheng Liao, Stability Analysis of an In-Host Viral Model with Cure of Infected Cells and Humoral Immunity,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Volume 2013, (http://dx.doi.org/10.1155/2013/102757) 1-5(SCI) , Q3,  影响因子 0.72
    [10] Zhixing Hu, Wanbiao Ma, Shigui Ruan, Analysis of SIR epidemic models with nonlinear incidence rate and treatment,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238 (2012), 12–20(SCI). Q3, 影响因子 1.303
    [11] Ping Bi, Zhixing Hu, Hopf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for a neural network model with mixed delay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18(2012), 6748–6761(SCI). Q1, 影响因子1.551
    [12] Xiaofan Huang,  Zhixing Hu, Fucheng Liao, Wanbiao Ma, Dynamics of an improved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Science, 8(2),157-163, 2012;
    [13] Xiaoping Wang,  Zhixing Hu, Fucheng Liao, Wanbiao Ma, Global dynamics for viral infection model with Beddington-DeAngeli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Science,  8(2),164-173, 2012.
    [14] Yu Fu,  Hui Wang*, Zhixing Hu, Wanbiao Ma, Fucheng Liao, The effect of constant vaccination on an SIR epidemic model with infectious peri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Science,  8(1),75-82, 2012.
    [15] Zhixing Hu, Ping Bi, Wanbiao Ma, Shigui Ruan. Bifurcations of an SIRS epidemic model with nonlinear incidence rate.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 Series B, 2011, 15(1),  93-112(SCI). Q3, 影响因子 0.768
    [16] Xiangdong Liu, Hui Wang, Zhixing Hu, Wanbiao Ma. Global stability of an HIV pathogenesis model with cure rate. Nonlinear Analysis: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12 (2011) , 2947–2961, 2011.12(SCI). Q1, 影响因子 2.519
    [17] Zhixing Hu, Xiaofan Huang, Wanbiao, Ma.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 delayed SIRS epidemic model with vaccination and nonlinear incidence rat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2011.6,  90-93。
    [18] Zhixing Hu, Xia Li, Wanbiao, Ma.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delayed model with lytic immune response for HIV infe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2011.6, 83-89.
    [19] Hui Wang, Bihong Gao, Zhixing Hu and Wanbiao Ma, The analysis of cannibalism on a predator-prey mod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Biology", 2011.6, 2, 276-282
    [20] Zhixing Hu, Guangke Gao, Wanbiao Ma, Dynamics of a three-species ratio-dependent diffusive model, Nonlinear analysis:  Real World Applications,11 (2010) 2106-2114(SCI). Q1, 影响因子 2.519
    [21] Zhixing Hu, Xiangdong Liu, Hui Wang, Wanbiao Ma,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a delayed HIV pathogenesis mode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34 (2010) 461-476(SCI). Q1, 影响因子 1.266
    [22] Zhixing Hu, Sheng Liu and Hui Wang, Backward bifurcation of an epidemic model with standard incidencerate and treatment rate, Nonlinear Analysis, RealWorld Applications,  2008, (9),  2302-2312(SCI). Q1, 影响因子 2.519
    [23] Zhixing Hu, Yang Yu, Wanbiao Ma, The analysis of two epidemic models with constant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Rocky Mountai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8, 38(5), 1421-1436(SCI). Q4, 影响因子 0.399
    [24] Xiaowei Cheng, Zhixing Hu, Wanbiao Ma, Global Stability of an Epidemic Model With General Incidence Rate,  第六届生物数学会议, 2008, 611-615(ISTP)
    [25] Zhixing Hu, Yongchnag, Fu, Wanbiao, Ma, Hui Wang, Analysis of a Predator-Prey XSI Model with Epidemic in the Prey, 第六届生物数学会议, 2008, 200-206(ISTP).
    [26] 朱婧-胡志兴,王辉, 浅谈数学建模思想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2011.3,147-150. CPCI-SSH.
    [27] Zhu Jing, Zhengn Liancun and Hu Zhix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alculus,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2011.7, Singapore, 3,301-304.
    [28] 陈晓云,胡志兴,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阶段结构传染病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4, 39(7), 118-123.
    [29] 胡志兴, 陈小伟, 马万彪, Analysis of an SIS Epidemic Model with Temporary Immunity and Nonlinear Incidence Rate, 工程数学学报, 2009.5, 26(3), 407-415.
    [30] 刘祥东,王辉,胡志兴,马万彪. 一类具有时滞和治愈率的HIV病理模型的稳定性, 生物数学学报,  2011, 26(1), 108-116.
    [31] 冀铁果,胡志兴, 田立勤, 孙锦霞, 可信网络中基于AHP的用户行为评估性质及应用, 计算机安全, 2007.12, 1-3.
    [32] 成小伟, 胡志兴, 具有垂直传染和预防接种的SIVR模型的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8(15), 4051-4054.
    [33] 刘芳, 胡志兴, 一类具有阶段结构的 SIS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8(12), 3277-3280.
    [34] 成小伟, 胡志兴,具有常数移民和急慢性阶段的 SIS模型的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8, 26(1),75-79.
    [35] 徐岩, 胡志兴, 数学建模与高等数学的互惠互补, 科技资讯, 2008年8月, 104-106
    [36] 倪春青,胡志兴, 一类具有常数收获率的具有功能性反应捕食模型的定性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0, 27(3),235-239.
    [37] 任艳芳,胡志兴,具有分布时滞的SIQS传染病模型的分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 24(3), 18-22
    [38] 薛莲, 胡志兴. 具有常数投放率的一类食饵-捕食者两种群模型的定性分析, 北华大学学报, 2010,11(2), 105-109
    [39] 任颜芳, 胡志兴. 具有分布时滞的SIQS传染病模型的分析,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9月, 24(3), 18-22.
    [40] 高杏杏,胡志兴, 廖福成,一类双时滞食饵-捕食者模型的Hopf分支,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1月,32(1):100-105
    [41] 陈利君,胡志兴,廖福成,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垂直感染和时滞的SEIRS模型稳定性分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2月. 2016, 39(1):26-32.
    [42] 高杏杏,胡志兴, 廖福成,一类扩散的食饵-捕食模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5月, 44(3):17-21.
    [43] 王辉,侯文涛,胡志兴,廖福成,具有饱和发生率的HIV/AIDS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年1月, 40(1):18-22
    [44] 李冰,王辉,胡志兴,廖福成, 具有双时滞的比例依赖型捕食系统的Hopf分支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月, 45(6):861-868  
    [45] 聂文静,王辉,胡志兴, 一类具有时滞和随机项的捕食-被捕食模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12月, 36(6):75-81.
    [46] 刘杰,胡志兴,廖福成, 随机模型SIRS的定性分析,宁夏大学学报,2016年3月,37(1):1-6.
    [47] 侯文涛,王辉,胡志兴,廖福成, 具有治疗和疫苗接种的SVIR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郑州大学学报,2015年12月,47(4):38-42
    [48] 王宏伟,胡志兴,孙德顺,一类计算机病毒模型的稳定性及分支分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2月, 36(1):43-47
    [49] 程贝贝, 胡志兴, 廖福成,具有潜伏期和饱和CTL增长率的病毒感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中北大学学报, 2016.37(4), 335-339. 2016年8月.
    [50] 李冰,王辉,胡志兴,廖福成,具有第Ⅳ类功能反应函数的捕食系统,河南大学学报,2016, 46(5):618-625, 2016年9月.
    [51] 程贝贝,胡志兴,廖福成,具有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和免疫损害项的带时滞的病毒感染模型的稳定性分析,黑龙江大学学报, 2016年6月,33(3): 281-290
    [52] 程贝贝,胡志兴,廖福成,具有非线性发生率和时滞的HIV感染模型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1月,43(6):16-24
    [53] 刘杰,胡志兴,廖福成,SEIQR流行病模型的定性分析,黑龙江大学学报,2015年8月, 32(4):439-447.
    [54] 商宁宁,王辉,胡志兴,廖福成;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和饱和治愈率的SIR传染病模型的分支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6月,40(3):139-148
    [55] 陈利君; 胡志兴; 廖福成; 具时滞和细胞免疫的HIV-1模型稳定性分析,扬州大学学报,2015年11月,18(4):19-23.
    科研业绩:
    在国外期刊和国内期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工程数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其中SCI检索论文14篇.
     2006年至2009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赖于媒介的传染病时滞微分动力系与细胞免疫时滞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基金号10671011);
    2010年至2013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及在生物学降解水体中氮(N)、磷(P)、微囊藻(MCs)研究中的一些动力学问题"(基金号11071013).
    2011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广义系统和时变系统的预见控制”(基金号61174209). 承担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数学A教学示范课》,《以大学生数学竞赛为载体,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北京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重点教材《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二版等教改项目,承担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基金项目《数学模型》,承担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基金项目《HBV和HIV感染模型的稳定性与分支问题的研究》.
    指导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44人和在读硕士生6名.
    主编《高等数学》教材一部,于2009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 2014年8月出版《高等数学》第二版;

获得奖励

    主讲过本科生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高等数学A”、“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方法综合应用” 、“工科数学分析选讲” 、“工科数学分析” 、“微分方程”等课程; 主讲过硕士研究生的“常微分方程与变分法”、“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 、“生物数学基础”博士生的”近代数学”等课程; 指导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1名和在读硕士生9名, 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学教育, IT行业,银行,保险和证券等行业.  组织和指导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年, 每年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在组织我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 9个队获全国一等奖, 35个队获全国二等奖, 47个队获北京市一等奖, 73个队获北京市二等奖. 2002年开始负责指导我校大学生参加北京市数学竞赛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共102人获一等奖, 158人获二等奖, 285人获三等奖. 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 我校有6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 9名同学获全国二等奖, 9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 2008年以来, 指导我校大学生首次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我校共有21个队获国际一等奖, 59个队获国际二等奖。 200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建龙奖教金”奖励。 2003年获“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次学生科技大会园丁奖”奖励。 2005年获我校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 2007主讲的《高等数学AII》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四届免检课程称号。 2008年12月,获《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0年”以数学建模为依托、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获第二十四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年至2011年 分别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 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称号。 2011年, 主讲《数学建模与最优化方法》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八届免检课堂称号。 2011年,获《北京市第二十二届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1年, 获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 “高等数学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获第二十五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12月主讲课程《常微分方程》、《工科数学分析选讲》和《高等数学AI》获我校第十届免检课堂称号。 2015年1月主讲我校《高等数学A》获《第二批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称号。 2015年6月获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六届“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称号。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理化楼

邮编:100083

联系方式:010-62332685、62332895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10008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 京ICP备:13030111